銀行詐貸風暴籠罩美國!市值蒸發千億,VIX飆升,潛在金融危機警報響?

科韻媒

2025年10月16日,美國地區銀行Zions Bancorporation披露因商業貸款詐騙事件,預計將面臨約6,000萬美元的損失,並已在第三季提列5,000萬美元的撥備,此消息一出,Zions的股價當日急瀉13.1%。無獨有偶,另一家地區銀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也捲入類似的詐欺貸款事件,股價應聲慘跌10.8%,並正積極向Cantor Group V追回約1億美元的款項。這兩起事件不僅對涉事銀行造成重創,更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波及整個美國金融市場。

當日,費城地區銀行股指數應聲重挫6.3%,而廣泛的費城銀行股指數也急吐3.6%,顯示市場對銀行信貸風險的擔憂正在迅速蔓延。更令人警惕的是,短短一天之內,美國74家最大銀行在10月17日的市值蒸發逾1,000億美元,反映出投資人對銀行業健康狀況的普遍不安。與此同時,市場的避險情緒顯著升溫,恐慌指數VIX在10月16日飆升超過22%至25.31,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其價格也在10月17日創下每盎司4380美元的歷史新高,凸顯了投資者尋求安全港的急迫心態。

這些最新的銀行信貸詐騙事件,並非孤立的個案。早在2025年9月,汽車零部件製造商First Brands和次級貸款機構Tricolor相繼破產,已引發市場對於銀行信貸審核機制和監管漏洞的廣泛討論。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私人信貸市場中存在的灰色地帶和潛在風險。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在10月16日發出警示,認為近期企業倒閉事件可能是潛在金融危機的預兆,並指出當前人工智慧(AI)領域的投資熱潮可能導致股市估值過高,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面對市場的動盪和不安,專家們提出了他們的見解。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和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均認為,儘管當前的信貸問題顯得引人注目,但這些事件仍屬個別性質,不太可能演變為系統性金融風險。然而,他們也指出,這些利空消息很可能成為處於高檔的股市釋放壓力的宣洩出口。此外,兩位專家都強調,美國私人信貸市場透明度不足是長期以來存在的潛在風險,這類市場的運作不夠公開,一旦出現問題,資訊不對稱可能會放大市場的擔憂,這些事件為市場帶來了多層面的不確定性。

投資人正密切關注即將到來的財報季,觀察是否有更多銀行會披露類似的信貸損失。聯邦監管機構的回應也成為焦點,市場期待聯準會和金融監理機構針對私人信貸市場的監管態度,以及是否會發布新的審核指引。Cantor Group V作為多起詐騙案的共同關聯方,其運作模式和涉及的其他金融機構範圍,同樣引起各界關注。另外可以觀察的重點則是銀行的放貸策略。如果銀行因這些事件收緊信貸標準,可能對企業融資和經濟活動產生連鎖效應。摩根大通的戴蒙已發出警示,但其他大型銀行執行長目前仍保持相對謹慎,尚未公開表達類似擔憂。

市場對這些事件的最終評估,以及銀行業信貸風險的真實規模,仍有待未來數週甚至數月的發展來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