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入袋!台灣普發現金三讀通過,最快11月全民坐等領錢。

科韻媒
更新時間:2025-10-16

台灣民眾引頸期盼的「普發現金」政策即將實現,每人新臺幣1萬元的現金補貼,在立法院朝野達成高度共識後,可望將於2025年10月17日完成三讀程序。這項旨在強化國家韌性的特別預算案,不僅代表政府在因應國際情勢變局下的策略性應對,也為廣大民眾帶來實質的經濟助益,預計最快在今年11月即可陸續入袋。

這項備受關注的特別預算案,是在2025年10月14日立法院朝野協商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黨團一致同意,將在隨後的10月17日院會中,優先處理「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並預計當天完成三讀程序。更值得注意的是,各黨團明確表態將不提出復議,這不僅展現了高度的政治合作,也為現金發放的時程鋪平了道路,確保了政策推動的效率與順暢。

根據特別預算案的規劃,此次普發現金的金額定為每人新臺幣1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於10月16日進一步證實,若程序順利,最快可望於2025年11月上旬「按次序」開始發放。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允諾將儘速請總統公告,發放作業有望於11月17日或11月下旬啟動。依據「韌性特別條例」規定,特別預算案在三讀並經總統公告後,政府將於一個月內啟動發放作業,並在七個月內執行完畢,顯示政府對此政策的重視與執行決心。預計「直接入帳」的民眾將會是第一批領到現金的對象。

究竟哪些人符合領取這筆現金的資格?政府的規劃涵蓋了相當廣泛的對象。舉凡設有我國戶籍的一般國民,以及已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和已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都將納入發放範圍。此外,我國國民的配偶,不論其國籍為何,只要持有居留許可,亦符合領取資格。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備我國國籍的眷屬,同樣也能受惠。值得一提的是,在發放期間內新生兒也將被納入發放對象,確保新生命也能分享這份國家紅利。

為了方便民眾領取,政府提供了多元化的發放方式。其中,「直接入帳」是最便捷的方式,符合資格的民眾可選擇將款項直接匯入指定帳戶。另外,民眾也可透過「線上登記入帳」平台,自行輸入相關資訊完成申請。若習慣實體操作,全國各地的ATM將提供「ATM領現」服務,只需憑提款卡即可領取。對於偏好面對面服務的民眾,「郵局領現」也是一個選擇。此外,針對特定偏鄉或弱勢族群,政府將採行「造冊發放」的方式,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國民都能順利領取到這份補貼。

在普發現金的同時,政府也高度重視詐騙防範。行政院已成立跨部會的「普發現金1萬元」推動小組,由數位發展部、金管會、交通部、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及財政部等單位分工合作,全力確保發放作業的順利與安全。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政府機關不會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民眾「領取款項」或「登錄個資」,更不會透過電話要求前往ATM或網路銀行進行轉帳操作。官方網站網址一律以「.gov.tw」作結尾,呼籲民眾務必認明官方管道,慎防詐騙。一般民眾的領取期限將至2026年4月上旬截止,而為了考量新生兒家庭的特殊情況,領取期限則特別放寬至2026年5月上旬。

這筆普發現金不僅是對全民的一份實質回饋,更是政府在面對複雜國際環境下,提升社會整體韌性的一項重要舉措。透過跨黨派的合作與多樣化的發放機制,展現了政策推動的效率與便民性。隨著發放作業的逐步啟動,這筆資金有望在短期內刺激民間消費,為台灣的經濟動能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防範詐騙的宣導也提醒著社會大眾,在享受政策利多的同時,仍需保持警惕,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