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台灣經濟新聞:半導體、AI產業、退休基金與房市動態
台灣經濟焦點:半導體戰略、AI算力與市場脈動
2025年10月2日,台灣經濟領域多項重要議題浮現,涵蓋半導體產業的國際談判、AI算力市場的強勁需求、政府退休基金的豐厚收益,以及房市的最新變化。此外,台股表現亮眼,千金股持續走強,記憶體產業也受漲價效應帶動。
半導體產業與國際談判:晶片外交籌碼與美台關係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針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的美台半導體製造「五五分」說法,明確回應台灣從未提出此承諾,也絕不會答應此條件,並強調談判小組將審慎應對。 此舉凸顯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地位與自主性。台灣晶片具備高度戰略價值,已展現其外交槓桿效應,例如曾限制對南非晶片出口以促使其讓步。儘管對美方採取強硬立場難度較高,台灣仍可利用晶片優勢在國際談判中增加籌碼。
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對美方提出的台美關稅與「晶片五五分」議題表達關切,呼籲關稅最低底線不能高於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周邊具競爭性的國家,否則將嚴重衝擊台中及中部地區的機械、精密機械、手工具與自行車產業。她強調台中是「經濟海嘯的第一排」,市府將全力守護產業與勞工。
此外,美國H1B簽證改革引發半導體產業反彈,業者建議放寬F1學生簽證期限並下修H1B費用,以填補人才缺口。美國半導體協會預估至2030年,隨著大量晶圓廠完工,約有6.7萬個相關職缺難以補足,本土人才供給不足,需依賴碩博士留學生與H1B簽證持有者。
AI算力需求爆發與台鏈商機
有「輝達親兒子」之稱的資料中心營運業者CoreWeave宣布與Meta簽署一項價值142億美元(約新台幣4,333億元)的算力合約。市場預期此舉將引爆新一波AI伺服器拉貨潮,緯創、技嘉等台灣供應鏈協力廠可望迎來大量訂單。 本輪經濟觀察的重點在於AI榮景如何影響整體景氣周期與台股行情。
退休基金收益創新高與房市探底
8月份台股交投熱絡,帶動三大政府退休基金表現亮眼,合計大賺3,325.3億元。其中,勞動基金8月收益高達2,778億元,創下史上新高紀錄,前八個月的收益率已達5%。
然而,房市表現則呈現疲軟。9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僅約1.6萬棟,較上月減少3.5%,年減幅度更高達29.5%,創下年月雙減的紀錄,其中台北與高雄兩都更寫下同期新低。第三季單季交易量僅5.2萬棟,是統計以來單季最低。
金融業動態與台股表現
京城銀行已於10月1日併入永豐金控,成為其子公司。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表示,公司將研究並觀察市場,待明年新制接軌後評估進場壽險業的時機。
台股市場在10月2日表現強勁,受美股續漲激勵,由台積電創下新天價1,370元領攻,大盤同步攀升,盤中一度飆漲逾400點,刷新歷史新高點至26489.79點。 記憶體漲價效應持續發酵,美光(Micron)和威騰(Western Digital)股價同步勁揚逾8%,並創下歷史新高,群聯也漲停衝高。
俄羅斯石腦油爭議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台灣已成為俄羅斯石腦油的最大買家,上半年進口量達190萬噸,價值13億美元,是烏俄戰爭前的六倍。主要原因是台塑麥寮煉油廠大量採購,其佔比從2021年的9%激增至2025年的85-90%。此舉可能引發美方制裁風險,台塑則回應數據被誇大,並強調採購符合國際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