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優先!川普高關稅劍指卡車25%關稅、巴士1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10月17日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將對進口中型與重型卡車及相關零件課徵高達25%的關稅,同時對進口巴士加徵10%關稅。這項政策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旨在強力推動汽車製造業重返美國本土,並在國產化趨勢下,為美國經濟注入新的動能。此舉預計將對全球汽車供應鏈和國際貿易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新規定,此次關稅措施將涵蓋廣泛的商用車輛,包括第3至第8級(Class 3–Class 8)卡車。這意味著從大型皮卡、搬家車、自卸車到重型貨運卡車以及18輪聯結車拖頭,都將面臨高額關稅。這項措施是川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的具體體現,試圖透過貿易壁壘來保護國內產業,並促使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藉此創造更多本土就業機會。
在實施進口關稅的同時,川普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誘人的獎勵措施,以期加速汽車製造業的國內回流。政策宣布擴大針對國產汽車與引擎的稅務補貼,凡在美國組裝的車輛,將可獲得相當於建議零售價3.75%的抵免,這項補貼的期限更延長至2030年。通用汽車(GM)、福特(Ford)、豐田(Toyota)、Stellantis、本田(Honda)及特斯拉(Tesla)等主要汽車製造商,預計將從這些補貼中受益,這不僅有助於抵銷其先前因進口零件而產生的額外成本,更能鼓勵它們在美國加大投資和生產。
這項關稅政策的宣布,無疑將對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造成衝擊,特別是墨西哥。作為美國最大中重型卡車進口來源,墨西哥佔美國重型卡車進口量的78%,因此,新關稅預計將對其相關產業造成重大打擊。然而,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下的卡車進口,其25%關稅僅針對車輛中的非美國產部分徵收,這為部分在北美地區擁有高度整合供應鏈的企業提供了一絲喘息空間。加拿大作為第二大重型卡車進口來源,佔比15%,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於這項關稅政策,各界反應不一。美國商會公開警告,此舉可能波及與盟友的經貿往來,強調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國與芬蘭是美國前五大中重型卡車進口來源,不應被輕易視為國家安全威脅。他們質疑,將這些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納入「國家安全」範疇是否恰當。與此同時,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也表達了強烈反對,認為這些關稅最終將導致進口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而推升物價,對整個物流和運輸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這項針對進口中重型卡車及巴士的新關稅政策,加上同步實施的國內製造業補貼,反映了美國政府在全球貿易格局中,試圖重塑其製造業地位的決心。這項政策的長期影響將不僅限於汽車產業,更可能牽動國際供應鏈的重組、貿易關係的變化,以及美國消費者未來可能面臨的價格調整。